洪洞縣中士干果種植有限公司2萬畝核桃種植、年出欄10萬只肉羊養殖產業園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
一、項目介紹:
洪洞縣中士干果種植有限公司2萬畝核桃種植、年出欄10萬只肉羊養殖產業園區建設項目場址位于洪洞縣左木鄉、山頭鄉、萬安鎮,涉及20個村莊。
本項目總投資18105萬元,資金來源為申請銀行貸款和企業自籌。
二、工程主要環境影響因素及采取的治理措施
1、工程建設期主要環境影響及防治措施
1)工程建設期主要環境影響因素
本項目肉羊養殖場施工期間設1處施工營地,核桃良種繁育及種植基地施工期施工期施工點較分散,不設置施工營地。
(1)施工期環境空氣影響因素分析
本項目肉羊養殖場施工期間設1處施工營地,核桃良種繁育及種植基地施工期施工期施工點較分散,不設置施工營地。
施工期間環境影響因素主要是:
施工場地清理場地及土石方階段產生的揚塵,物料運輸揚塵,運輸車輛及機械設備排放的尾氣,建筑材料堆放揚塵以及管網開挖時的揚塵。
(2)施工期水環境影響因素分析
本項目施工期間廢水主要為配料、清洗車輛產生的廢水。
對于雨季,由于施工現場地表裸露、土方及建筑材料堆積,降雨時受雨水沖擊沖刷,初期雨水中將攜帶有大量泥沙。
(3)固體廢物
施工工地主要固體廢物為施工期開挖土方;施工期的建筑垃圾,包括廢混凝土、水泥、木材等。
(4)施工期聲環境影響因素分析
施工噪聲主要來源于施工現場機械設備、物料運輸車輛以及施工人員活動。
(5)生態環境
本項目的建設對周圍生態有一定影響,本項目施工期對生態環境影響主要是地基開挖、場地平整等施工活動對地表結構的改變。項目施工期間,因土地平整,將對現有土層進行翻挖、削高、填低,使土層結構更為疏松,若在此過程中遇有大風或暴雨天氣,如沒有圍擋措施,將成為本項目水土流失過程發生源,造成局部小面積泥水漫延。
2)施工期環境影響防治措施分析
(1)環境空氣影響防治措施分析
①養殖場區
A、運輸車輛、施工設備尾氣
針對各種施工設備、運輸車輛在燃油時會產生TSP、CO、NO2、CnHm等大氣污染物,評價要求施工單位必須使用污染物排放符合國家標準的運輸車輛,加強車輛的保養,使車輛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嚴禁使用報廢車輛,以減少施工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B、揚塵
對于施工期揚塵,環評規定要嚴格按照山西省環境保護廳晉環發[2010]136號“關于加強建筑施工揚塵排污費核定征收工作的通知”、晉環發[2012]272號“關于加強揚塵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等要求控制施工揚塵,加強施工期揚塵污染治理,以減輕對大氣環境的影響。
②管道工程
管道工程施工期路面開挖、回填,材料的運輸、裝卸過程中有大量的粉塵散落到周圍大氣中;開挖土方堆放期間由于風吹會引起揚塵污染,材料運輸過程在風速較大或汽車行駛速度較快的情況下,粉塵的污染更為嚴重;區域地表擾動和裸露也有風起塵,加重區域揚塵問題。
環評要求企業在管道工程建設過程中要采取以下措施:
A、粉狀材料如水泥、石灰等應罐裝或袋裝,禁止散裝運輸,嚴禁運輸途中揚塵散落,必須加蓋氈布。
B、減少土方堆存量并及時回填利用,堆放時應采取防風防雨措施,施工單位應配備一定的灑水車,對施工現場定期灑水,防止塵土飛揚,遇惡劣天氣加蓋氈布。
C、施工物料運輸車輛必須按照交通部門核準的運輸路線和時間運行,本項目建設單位有責任對運輸車輛的線路進行監督,不得圖便利自行選擇其他線路。
(2)水環境影響防治措施分析
①養殖場區
施工工地用水主要為施工車輛清洗、路面及土方噴淋水等,設置1座5m3沉淀池,清洗廢水經沉淀后用于灑水。其中設備沖洗過程中的跑、冒、滴、漏溢流水僅含有少量的泥砂,不含其它雜質,沖洗廢水經收集、沉淀后,可以循環利用,不外排,評價要求必須做好臨時污水收集池的防滲工程,防止對水環境造成影響。
對于雨季,由于施工現場地表裸露、土方及建筑材料堆積,降雨時受雨水沖擊沖刷,初期雨水中將攜帶有大量泥沙。評價要求施工現場修建簡易雨水排水渠,將雨水收集至5m3沉淀池,沉淀后用于施工場地灑水。
②管道工程
本項目管道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主要為當地居民,不設施工營地,由于管線線路很短,工程施工期間基本不產生廢水,對地表水環境影響很小。
(3)聲環境影響因素及治理措施分析
①養殖場區
本項目廠界距離最近的村莊較遠,施工噪聲對周圍村莊的居民影響很小。
本項目施工期聲環境影響突出體現在對施工人員的影響方面,為避免設備噪聲對施工人員造成影響,評價建議項目施工時要合理安排工作人員,輪流操作機械,減少工人接觸高噪音時間;對聲源附近工作時間較長的工人,應采取分發防護耳塞保護措施,使工人自身防護得到保障。
②管道工程
由于管道屬于線性工程,局部地段施工周期較短,因此施工產生的噪聲只短時對局部環境造成影響。
本項目管道施工線路短且沿線未經過村莊。本項目施工期聲環境影響突出體現在對施工人員的影響方面,為避免設備噪聲對施工人員造成影響,評價建議項目施工時要合理安排工作人員,輪流操作機械,減少工人接觸高噪音時間;對聲源附近工作時間較長的工人,應采取分發防護耳塞保護措施,使工人自身防護得到保障。
(4)固體廢物影響及治理措施分析
施工期固體廢物主要包括施工期場地開挖產生的廢棄土方;施工過程廢棄的建筑材料及施工裝修階段的裝修垃圾。
①養殖場區
A、建筑垃圾
施工期產生的可回收廢料,如鋼筋、廢木板等,應由施工單位回收;廢建筑材料按照環境保護規范要求統一收集后,運往當地環衛部門指定地點處置。
B、棄方
本項目施工期間挖方主要為建筑物的地基開挖,挖方量全部回填,主要用于地基的回填、場地墊平、鋪路和場地綠化,不產生廢棄土方。
②管道工程
本項目管道工程開挖采取開挖直埋方式,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為開挖土方。
本項目管道工程開挖土方量約為800m3,開挖土方全部回填,不產生棄土。
綜上所述,工程施工期固體廢物將不會對環境產生明顯影響。
(5)施工期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為防止施工期造成生態破壞、水土流失,環評要求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養殖場區施工期對生態環境影響主要是地基開挖、場地平整等施工活動對地表結構的改變。項目施工期間,因土地平整,將對現有土層進行翻挖、削高、填低,使土層結構更為疏松,若在此過程中遇有大風或暴雨天氣,如沒有圍擋措施,將成為本項目水土流失過程發生源,造成局部小面積泥水漫延,因此,在容易發生水土流失的施工地段布設土工布圍欄,盡可能減少土壤侵蝕模數。在項目建成后,廠區除綠化覆蓋面積外,其余全部硬化。廠區雨水及生產廢水則采用清污分流制度,減少廠內水土流失,降低土壤侵蝕。
另外,評價要求業主應與施工單位簽定符合要求的施工合同,規定施工順序及施工時間,避免在雨季進行大量土方平整,縮短施工期。
2、運營期環境影響因素及治理措施
1)肉羊養殖場
(1) 環境空氣
A、運輸過程產生的揚塵、汽車尾氣
本項目所需原料及出欄羊均采用汽車運輸,運輸過程會產生揚塵。本項目運輸車輛選用優質燃料,減小了汽車尾氣的排放量,定期檢查車輛的運行情況,保證尾氣能夠達標排放。
B、飼料生產車間粉塵
飼料加工過程原料堆存、輸送轉運及粉碎過程會產生一定的粉塵,但由于原料含水率高,且通過輸送系統進入飼料加工一體機進行粉碎以及攪拌。該機組集飼料進料、粉碎、提升、攪拌功能于一身,提升及粉碎生產過程在密閉的環境中進行,配套密閉集塵罩,收集塵返回作為成品飼料,同時生產車間密閉,生產過程產生的粉塵量較小。
C、惡臭
本項目羊舍等生產車間所產生的惡臭氣體主要為氨、硫化氫、三甲胺等,主要是羊糞散發的氣味。
為減少惡臭的排放量,評價要求建設單位采取以下治理措施:
①羊舍采用干清糞工藝,日產日清,收集后的羊糞送糞污治理工程集糞池;②在飼料中加入EM(活性菌群)等添加劑,減少氨氮的排泄;③使用EMP生物處理液以霧化方式噴灑羊舍,可以加速氨氮分解,降低氨氣的濃度;④在羊舍設置通風口、鼓風機等換氣設備,定期進行通風換氣,加快排除有害氣體。羊舍空氣流速要求春、秋、冬季為0.2~0.4m/s,夏季0.4~1.0m/s;⑤加強綠化。
D、食堂油煙
本項目職工食堂擬安裝基準灶頭1個,燃用灌裝液化氣。職工食堂在食物烹飪、加工過程中揮發油脂、有機質及其分解或裂解產物形成的油煙。
本項目食堂灶頭上方安裝有油煙凈化器,凈化后排出的氣體是無色無味的清潔氣體,無二次污染,油煙凈化效率能夠滿足《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GB18483-2001)中凈化設施最低去除率60%的要求,排放濃度滿足2mg/m3的標準限值。
(2) 水環境
本項目產生的廢水主要為羊尿液、羊舍沖洗廢水、車輛沖洗廢水及生活污水等,全部用于場區堆肥,不外排。
(3)固體廢物
A、羊糞便
本項目運營期羊舍采用干法清糞工藝,日產日清,將羊糞單獨清出后送至集糞池暫存,最后送糞污處理工程處理,堆肥后施用于核桃種植基地。
B、病死羊尸體、羊胞衣
本項目每年產生病死羊和胞衣重65.3t/a。
填埋場擬設置在場區東南角,圍擋隔離。填埋井位于場區下風向,距離周圍村莊距離在500m以上,填埋井建設深度7m,直徑3m,容積49m3/個,填埋井加蓋密封。
被傳染病感染的羊應及時送至場區隔離室經獸醫檢查,若不能救治,要及時上報衛生檢疫部門,由其委托的資質單位按《畜禽病害肉尸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規程》(GB16548-1996)進行無害化處理。
C、防疫室醫療廢物
本項目防疫委托當地畜牧站進行,運營期產生的少量注射器、針頭、針筒等醫療廢物,約1.1t/a,由畜牧站自行帶走統一處置。
D、廢包裝袋等:飼料加工過程中會產生一定量的廢包裝袋,約1500條/a,多為塑料材料,集中收集后暫存于飼料庫,由廢品收購站回收處理。
E、生活、辦公等產生的生活垃圾:
全場區勞動定員253人,生活辦公垃圾按照平均0.5kg/人.天計,為46.17t/a。項目擬場內設垃圾箱,對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至環衛部門指定位置統一處理。
(4) 聲環境
本項目運營期噪聲主要包括水泵噪聲、羊叫聲、風機噪聲、飼料加工設備噪聲及場內運輸車輛噪聲等,通過在設備上安裝消聲器或進行基礎減震,將產噪設備全部安裝于室內,對降低噪聲的影響。
綜上,經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項目的實施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2)核桃良種繁育及種植基地
(1)環境空氣
本項目核桃良種繁育及種植基地育苗圃整地、播種過程產生的揚塵為無組織排放,建設單位進行土地作業時應盡量避開有風天氣作業,減少了揚塵的產生。
運輸車輛及生產設備均選用優質燃料,減小尾氣的排放量,且定期檢查其運行情況,能夠保證尾氣能夠達標排放。
(2)水環境
核桃良種繁育及種植基地各護林點不設食堂、洗浴等,營運期廢水主要為管理人員等的臨時洗漱廢水,水質較簡單,主要為SS;季節性臨時工均雇傭附近村民,食宿全部在村莊解決,生活污水處理依托當地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處理。
核桃種植設置管理人員等共12人,項目不設食堂、浴室,廁所為旱廁,生活污水主要為臨時洗漱廢水,水質較簡單且水量較小,直接潑灑抑塵。
(3)固體廢物
核桃良種繁育及種植基地主要為管理人員等的生活垃圾及廢農藥容器,季節性臨時工生活垃圾不進行統計。評價要求在各護林點設垃圾桶臨時收集,集中運至當地環衛部門指定地點統一處理。環評要求對廢棄的農藥容器進行統一收回,集中放置肉羊養殖場醫療危廢暫存間,與醫療危廢分開放置,統一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理。
(4)聲環境
核桃良種繁育及種植基地設備噪聲源主要來自農用設備及灌溉時段的水泵噪聲,聲源在70-90dB(A)。農用設備為間斷噪聲,只有在工作過程才會產生。水泵產生的噪聲通過距離衰減后能降低產生的噪聲值,項目抽水泵只在晝間間斷性運行,夜間不運行。因此項目內產生的噪聲對周圍環境影響不大,能夠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區標準。
三、本次環境影響評價綜合結論
洪洞縣中士干果種植有限公司2萬畝核桃種植、年出欄10萬只肉羊養殖產業園區建設項目工程建設所選工藝路線污染物產生量小,符合清潔生產的要求;廠址符合環境可行性和區域規劃要求;項目在嚴格采取本評價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后,各污染物可以穩定達標排放,對區域環境影響較??;因此,從環境保護角度考慮,評價認為本項目的建設是可行的。
四、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范圍:受工程直接或間接影響的村莊和居民,以及關注該工程的單位和個人。
主要事項:
1、對工程的總體態度,以及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2、對本報告提出的環境保護對策的意見和建議;
3、對本報告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的意見。
五、征求公眾提出意見的具體形式及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
請您在公示有效期限內(公示開始日起10個工作日),將您的意見以寫信、發郵件、打電話等形式及時反映給建設單位或環境影響評價單位,聯系方式附后。
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為:自本信息發布起 10個工作日內。
六、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洪洞縣中士干果種植有限公司
聯系人:湯總
聯系電話:13835741858
電子郵件:13835741858@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