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合豐農牧開發有限公司年出欄2萬頭肉牛養殖產業園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示
一、項目介紹:
山西合豐農牧開發有限公司年出欄2萬頭肉牛養殖產業園區建設項目場址位于洪洞縣萬安鎮西昌村,建設規模為年出欄2萬頭肉牛。項目總投資11109萬元,占地600畝。
二、工程主要環境影響因素及采取的治理措施
1、工程建設期主要環境影響及防治措施
1)工程建設期主要環境影響因素
本項目施工期不設施工營地,工程施工影響范圍主要為項目施工工地,施工活動影響主要是環境空氣、水環境、聲環境、固體廢物、生態環境的影響。
(1)施工期環境空氣影響因素分析
本項目施工期間不設置施工營地,施工期間環境影響因素主要是:
施工場地清理場地及土石方階段產生的揚塵,物料運輸揚塵,運輸車輛及機械設備排放的尾氣,建筑材料堆放揚塵以及管網開挖時的揚塵。
(2)施工期水環境影響因素分析
本項目施工期間廢水主要為配料、清洗車輛產生的廢水。
對于雨季,由于施工現場地表裸露、土方及建筑材料堆積,降雨時受雨水沖擊沖刷,初期雨水中將攜帶有大量泥沙。
(3)固體廢物
施工工地主要固體廢物為施工期開挖土方;施工期的建筑垃圾,包括廢混凝土、水泥、木材等。
(4)施工期聲環境影響因素分析
施工噪聲主要來源于施工現場機械設備、物料運輸車輛以及施工人員活動。
(5)生態環境
項目的建設對周圍生態有一定影響,本項目施工期對生態環境影響主要是地基開挖、場地平整等施工活動對地表結構的改變。項目施工期間,因土地平整,將對現有土層進行翻挖、削高、填低,使土層結構更為疏松,若在此過程中遇有大風或暴雨天氣,如沒有圍擋措施,將成為本項目水土流失過程發生源,造成局部小面積泥水漫延。
2)施工期環境影響防治措施分析
(1)環境空氣影響防治措施分析
A、運輸車輛、施工設備尾氣
針對各種施工設備、運輸車輛在燃油時會產生TSP、CO、NO2、CnHm等大氣污染物,評價要求施工單位必須使用污染物排放符合國家標準的運輸車輛,加強車輛的保養,使車輛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嚴禁使用報廢車輛,以減少施工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B、揚塵
對于施工期揚塵,加強施工期揚塵污染治理,以減輕對大氣環境的影響。
環評要求企業在建設過程中要采取以下措施:
A、粉狀材料如水泥、石灰等應罐裝或袋裝,禁止散裝運輸,嚴禁運輸途中揚塵散落,必須加蓋氈布。
B、減少土方堆存量并及時回填利用,堆放時應采取防風防雨措施,施工單位應配備一定的灑水車,對施工現場定期灑水,防止塵土飛揚,遇惡劣天氣加蓋氈布。
C、施工物料運輸車輛必須按照交通部門核準的運輸路線和時間運行,本項目建設單位有責任對運輸車輛的線路進行監督,不得圖便利自行選擇其他線路。
(2)水環境影響防治措施分析
施工工地用水主要為施工車輛清洗、路面及土方噴淋水等,施工建設地設置1座1m3沉淀池,清洗廢水經沉淀后用于灑水。其中設備沖洗過程中的跑、冒、滴、漏溢流水僅含有少量的泥砂,不含其它雜質,沖洗廢水經收集、沉淀后,可以循環利用,不外排,評價要求必須做好臨時污水收集池的防滲工程,防止對水環境造成影響。
對于雨季,由于施工現場地表裸露、土方及建筑材料堆積,降雨時受雨水沖擊沖刷,初期雨水中將攜帶有大量泥沙。評價要求施工現場修建簡易雨水排水渠,將雨水收集至2m3沉淀池,沉淀后用于施工場地灑水。
(3)聲環境影響因素及治理措施分析
本項目廠界距離最近的村莊為場區西側的西昌村和東北側的樊村,距離周邊村莊較遠,施工噪聲對周圍村莊的居民影響很小。
本項目施工期聲環境影響突出體現在對施工人員的影響方面,為避免設備噪聲對施工人員造成影響,評價建議項目施工時要合理安排工作人員,輪流操作機械,減少工人接觸高噪音時間;對聲源附近工作時間較長的工人,應采取分發防護耳塞保護措施,使工人自身防護得到保障。
(4)固體廢物影響及治理措施分析
施工期固體廢物主要包括施工期場地開挖產生的廢棄土方;施工過程廢棄的建筑材料及施工裝修階段的裝修垃圾。
A、建筑垃圾
施工期產生的可回收廢料,如鋼筋、廢木板等,應由施工單位回收;廢建筑材料按照環境保護規范要求統一收集后,運往當地環衛部門指定地點處置。
B、棄方
本項目施工期間挖方主要為建筑物的地基開挖,開挖土方全部回用于養殖場區,主要用于地基的回填、場地墊平、鋪路和場地綠化,不產生廢棄土方。
綜上所述,工程施工期固體廢物將不會對環境產生明顯影響。
(5)施工期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為防止施工期造成生態破壞、水土流失,環評要求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養殖場區施工期對生態環境影響主要是地基開挖、場地平整等施工活動對地表結構的改變。項目施工期間,因土地平整,將對現有土層進行翻挖、削高、填低,使土層結構更為疏松,若在此過程中遇有大風或暴雨天氣,如沒有圍擋措施,將成為本項目水土流失過程發生源,造成局部小面積泥水漫延,因此,在容易發生水土流失的施工地段布設土工布圍欄,盡可能減少土壤侵蝕模數。在項目建成后,廠區除綠化覆蓋面積外,其余全部硬化。廠區雨水及生產廢水則采用清污分流制度,減少廠內水土流失,降低土壤侵蝕。
另外,評價要求業主應與施工單位簽定符合要求的施工合同,規定施工順序及施工時間,避免在雨季進行大量土方平整,縮短施工期。
2、運營期環境影響因素及治理措施
1) 環境空氣
A、運輸過程產生的揚塵、汽車尾氣
本項目所需原料及出欄牛均采用汽車運輸,運輸過程會產生揚塵。本項目運輸車輛選用優質燃料,減小了汽車尾氣的排放量,定期檢查車輛的運行情況,保證尾氣能夠達標排放。
B、惡臭
本項目建成后,牛舍、堆肥區、污水處理站等所產生的惡臭氣體主要為氨、硫化氫、三甲胺等,主要是牛糞散發的氣味。
為減少惡臭的排放量,評價要求建設單位采取以下治理措施:
①牛舍采用干清糞工藝,日產日清,收集后的牛糞送堆肥棚。
②在飼料中加入活性菌群添加劑,可以促使牛體內氨氮轉化為蛋白質,減少氨氮的排泄,同時提高飼料利用率和牛的日增重。
③使用生物處理液以及生物活性水以霧化方式噴灑牛舍、堆肥棚、污水處理站,可以加速氨氮分解,降低氨氣的濃度。
④牛舍設風扇,加強牛舍的通風換氣。
⑤加強場區綠化。
⑥場區污水池等采取加蓋封閉、防滲措施。
⑦堆肥棚采取加棚、防滲措施,且評價要求在堆糞處與場區之間設隔離帶。
C、食堂油煙
本項目食堂灶頭上方安裝有油煙凈化器,凈化后排出的氣體是無色無味的清潔氣體,無二次污染,油煙凈化效率能夠滿足《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GB18483-2001)中凈化設施最低去除率60%的要求,排放濃度滿足2mg/m3的標準限值。
D飼料生產車間粉塵
青貯料在粉碎過程中以及青貯料在與干草、精飼料攪拌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粉塵,由于飼料原料本身含水率在40%~50%,整個生產過程在密閉的生產車間進行,粉塵無組織排放量較小。
2)水環境
本項目產生的廢水主要為牛尿液、沖洗牛舍廢水、牛器具清洗水、消毒水及生活污水等。
本項目運營期各環節污水全部進入場區污水處理工程進行處理,處理后回用于場區附近農田。
3)固體廢物
A、牛糞
本項目運營期牛糞清出后送至堆肥區堆肥處理,最后作為有機肥回用周邊農田。
B、牛胞衣、病死牛尸體
牛胞衣、病死牛尸體送填埋井填埋。
被傳染病感染的牛應及時送至場區隔離室經獸醫檢查,若不能救治,要及時上報衛生檢疫部門,由其委托的資質單位按《畜禽病害肉尸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規程》(GB16548-1996)進行無害化處理。
C、防疫室醫療廢物
本項目防疫由企業按照當地防疫站的要求在廠區進行,運營期產生的少量注射器、針頭、針筒等醫療廢物,由當地畜牧站帶走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置。
D、污水處理系統產生的污泥
本項目污廢水處理過程產生污泥,要求運至堆肥區與牛糞一起進行堆肥處理,用作農田肥料。
E、飼料加工原料中雜物及秸稈廢根
精飼料加工過程中在進行原料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土塊、碎石及秸稈廢根等雜物,收集后運至環衛部門指定地點合理處置。
F、生活、辦公等產生的生活垃圾
本項目場區勞動定員174人,生活辦公垃圾按照平均0.5kg/人.天計,為31.76t/a。項目擬在生活辦公區、養殖場場內設垃圾箱,對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至環衛部門指定位置統一處理。
4)聲環境
本項目運營期噪聲主要包括水泵噪聲、牛叫聲、風機噪聲、飼料加工設備噪聲及場內運輸車輛噪聲等,通過在設備上安裝消聲器或進行基礎減震,將產噪設備全部安裝于室內,對降低噪聲的影響。
綜上,經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項目的實施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三、本次環境影響評價綜合結論
山西合豐農牧開發有限公司年出欄2萬頭肉牛養殖產業園區建設項目所選工藝路線污染物產生量??;廠址符合環境可行性和區域規劃要求;項目在嚴格采取本評價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后,各污染物可以穩定達標排放,對區域環境影響較??;因此,從環境保護角度考慮,評價認為本項目的建設是可行的。
四、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范圍:受工程直接或間接影響的村莊和居民,以及關注該工程的單位和個人。
主要事項:1、對工程的總體態度,以及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2、對本報告提出的環境保護對策的意見和建議;
3、對本報告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的意見。
五、征求公眾提出意見的具體形式及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
請您在公示有效期限內(公示開始日起10個工作日),將您的意見以寫信、發郵件、打電話等形式及時反映給建設單位或環境影響評價單位,聯系方式附后。
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為:自本信息發布起 10個工作日內。
六、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山西合豐農牧開發有限公司
聯系人:湯總
聯系電話:13835741858
電子郵箱:13835741858@139.com
山西合豐農牧開發有限公司年出欄2萬頭肉牛養殖產業園區